善法護念
法音宣流
「拜佛結佛緣」,與佛結緣的最好方式,就是從拜佛開始。

釋果舫 /導讀  

拜佛又稱禮佛,不但是表達對佛菩薩敬意的一種禮儀,更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。學佛卻不禮拜佛,不與佛結緣,如何學佛得法寶呢?  我在出家前,原本是信其他宗教,有次姑媽帶著我與表妹、表弟等家人去承天禪寺,見到有人頂禮廣欽老和尚,卻不以為然,也拒絕皈依三寶。結果有天看到一篇〈皈依三寶的意義〉文章,讀後才恍然明白,自己誤將高僧當凡夫看,見老和尚不頂禮、不肯皈依,是入寶山空手而回。  禮佛皈依三寶後,讓我放下了自以為是的傲慢心,化解修行障礙,真正與佛結緣。皈依後不久,我就到農禪寺參加生平第一次的佛七,那是民國七十三年的元旦,舉辦第一屆的彌陀佛七,原本只準備休假隨喜參加三天,想不到拜佛、念佛讓我法喜充滿,下班後持續天天報到,不久後又參加禪七及第一屆清明佛七,強烈的修行意念一路勢如破竹,讓我決心出家。  從信佛、拜佛到決定出家,只有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,因緣非常不可思議。如果我當年沒有轉念,不願意拜佛頂禮,此生或許很難結佛緣,更何況出家。如同本書第一單元名為「拜佛結佛緣」,與佛結緣的最好方式,就是從拜佛開始。了解禮佛的目的、功能與歷史,建立正確的禮佛觀念與態度,才能真正信佛、學法、敬僧,感恩三寶。  拜佛與拜神,對神佛不分的人們來說,看似一樣,以為只要有拜有保佑,實則大為不同。欲知拜佛與拜神究竟有何不同,需要學習佛法的觀念,了解佛理,才能真正體會到法寶可貴。一般人拜神都是心有所求,只是點香拜拜,沒有具體的修行方法,能幫自己轉煩惱為智慧,心開意解;拜佛則是一種修行的方法,不但安身、安心,而且能提昇心靈、開發智慧。  禮佛不但是最基本的宗教情操,更能助人放下身心,學習感恩、懺悔,化解修行的煩惱障礙。因此,我的剃度恩師聖嚴師父不但規定剛入僧團的行者,必須完成禮佛十萬拜為剃度出家的條件之一;曾在法鼓山僧團結夏安居期間,聖嚴師父亦規定我們每日至少禮佛一千拜,由此可見拜佛的重要。聖嚴師父強調以慚愧、懺悔心來拜佛,能使人身心柔軟、消除心的障礙;以恭敬、感恩心來禮拜,則能增福慧。聖嚴師父也開示過,拜佛的同時,即具懺悔的功能。  我常常勸人多拜佛,因為確實受益無窮。一是身體健康,神清氣爽;二是心胸開闊,廣結善緣;三是消除業障,幫助修行。第二單元的「拜佛有方法」,詳細說明拜佛的方法與要領;第三單元的「認識佛像,禮敬諸佛」,則讓我們認識常見的佛菩薩,心生禮敬。然而不論拜佛的方法再好,認識的佛菩薩再多,如果不用功拜佛,還是無法體驗種種益處。拜佛方法簡單易學,應該沒有人學不會,拜佛的最大困難,通常就是一個「懶」字。如果說念佛是「簡單難『信』之法」,拜佛便是「簡單難『行』之法」,但是我認為只要有心,一切不難。  現代人的生活忙碌,往往難以找到固定時間修行。所以,可掌握「積少成多」的拜佛要領,有時間就拜佛。我早年每天都固定拜佛一小時,現在即使再忙碌,也會固定拜佛半小時。如果因事中斷,也必補做功課。  當然,拜佛日久,有時也會法味漸淡,感到乏味。然而修行本就要帶三分勉強,不能隨喜好挑三揀四,修行即為修除煩惱習氣,偷懶不拜佛,就會懈怠而易助長煩惱。若真視拜佛為苦差事該怎麼辦呢?不妨告訴自己:「修行雖苦,但苦只一世,可得永劫的安樂;不修雖樂,但樂只一時,結果是永劫的沉淪。」一想到「禮佛一拜,罪滅河沙」,自能提起精進心用功。甚至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師長、六親眷屬、怨親有緣禮拜,以此功德迴向報恩及解怨結。  面對學佛疑惑若不化解,半信半疑地用功,會事倍功半,所以第四單元的「禮拜法喜,安身安心」,為讀者化解常見的拜佛疑惑。我便曾百思不解拜佛如此好,為何只是往生淨土的助業?善導大師的《觀經四帖疏》指出往生淨土要修五種正行:讀誦、觀察、禮拜、持名、讚供,除了持名念佛是必得往生的正定業,其他四種都是助業。後來才明白面對生、老、病、死時,特別是重病臥床或臨終彌留,根本無法禮佛,只能念佛。因此,其他助業必須眾緣具足,唯有持名念佛可適用於各種情況。但是,能拜佛不就表示自己很有福氣嗎?具足種種福德資糧,才能信佛、禮佛。對我來說,念佛與拜佛是相輔相成的修行絕配。  印光大師曾勉勵人念佛要:「通身放下,徹底靠倒。」拜佛也是如此,要放下萬緣,只管拜佛,將全部的身心交給佛菩薩。我們會有煩惱,就是因太過傲慢無法放下自己,拜佛的真正要領沒有別的,就是「老實」,願與大眾共勉之,一起歡喜拜佛生淨土!

 

摘自:《拜佛50問》




登入